连日来,一起“流浪气球”引发的“黑天鹅”事件在美国舆论场引发持续亢奋和躁动。各路政客和媒体的奇谈怪论和荒诞表演,集中暴露出美国社会的三大顽疾。

关于这颗“流浪气球”,中方已经公布了经过认真核查后的事实,那就是飞艇属于民用性质,因不可抗力进入美国领空,纯属一场偶发意外事件。然而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自始至终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妄下定论、煽风点火,自导自演了一场闹剧。

先是自诩客观专业的美国主流媒体,未经核实就言之凿凿“中国间谍气球”,反复强调气球飞越美国空军基地和导弹联队驻地等敏感地区收集信息,渲染恐慌气氛、挑动情绪。

再是政客纷纷借题发挥,妄称“中方严重侵犯美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摆出一副受害者形象。

许多美国民众“迅速上头”。“间谍气球现在何方?”“间谍气球追踪器”等词条频频登上谷歌热搜,有关话题连日在推特上霸榜。

这些论调既违背科学常识,也不合政治逻辑。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实效性出发,中国都不可能使用“流浪气球”侦察美国。

众所周知,用无人飞艇刺探敌情属于上世纪的技术手段。美军也曾使用战略侦察气球,闯入别国领空进行照相侦察。比如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高空侦察机和间谍卫星实用化之前,美国曾经专门研制使用高空照相侦察气球,对苏联实施一系列战略侦察行动,但大多数被苏军发现并击落,部分气球被苏联缴获后用于在国际上揭露美国险恶图谋。这也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凡是美国怀疑你做的坏事,那它自己肯定做过。

从性能看,空飘气球依靠大气环流运动,结构十分脆弱,飞行速度低,轨迹难以控制,在国际实践中经常发生失控情况。加之气球携带设备能力有限,即使成功飞抵目标也难以实现理想侦测效果。相比之下,当代侦察卫星技术已相当成熟,能够实施持久跨大陆周期性对地侦察,仪器设备搭载能力也远胜空飘气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上谷歌地球,清晰看到搜寻目标,包括庭院座椅,甚至门牌号码。

现在已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了,中国“流浪地球”都拍了两部。一些美国人一边把中国称为“最大高科技威胁”,一边又相信中国拿“流浪气球”这种不靠谱的手段监控侦察美国,不得不说是“神逻辑”。

2023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知名主播扎卡里亚在节目中直言,尽管美国的政客们大呼小叫地宣称“中国在监视我们”,但美国“一直都在监视”中国,而且美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间谍活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