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次到北美时,正值冬末还寒,风景少了分颜色,出行也因低温多了些拘谨。彼时便想着下一次一定要再来,辽阔的美洲大地,有色彩的季节才惬意舒展。从大自然到城市,从餐桌美味到人文艺术,万物得以尽兴,气氛也最动人。
踏上美国之行,在西部斯波坎的农场中呼吸啤酒花香,在东部芝加哥河的游船上畅饮精酿,在密歇根湖边快意骑行,在橡树街的沙滩边踩着浪花,在千禧公园的云门前感受镜像艺术……每一处风景都让可以让人尽情地感受生活。谈起美国,很多人的印象是发达社会的快节奏,实则不尽然,放慢脚步、品味生活,一段旅程便会让你感到休闲的慢时光无处不在。
在美国与加拿大交界的爱达荷州斯波坎市是看啤酒花的绝佳好去处。对于异国旅行者来说,斯波坎虽然不是个热门的旅游城市,但它有着令人舒心的放松感。这里几乎不见高楼,而有广阔的田野和路边五颜六色的小别墅,市内还有个小型机场。了解斯波坎的人就会飞到这个小机场,在城市中度假。
清风徐徐的早晨,一路阳光,一路行车田野间,来到斯波坎极有名的Elk Mountain农场。这里1800英亩的土地种啤酒花已经超过30年,每年可产约300万磅的啤酒花,可用于制造精酿5.6亿桶,规模在全球排得上前十位,美国诸如Goose Island、Bud Light等知名啤酒的啤酒花便是产自这里。农场主用高高的架子撑起了藤蔓,让啤酒花附着其生长,放眼望去,那一片片啤酒花像是一幕幕翠色重彩的垂帘。走进田间,熟悉的啤酒香中的原生态的气息扑面而来,青翠的啤酒花如一串串风铃一般挂在枝头。拾起一朵成熟掉落的啤酒花,掰开花蕊,花粉香气最是浓郁,此时,便仿佛已经让人感受到酒香了。
来到农场时,正赶上啤酒花收割,几位工人操作着一架很特别的收割机,开在啤酒花田间。车前有着巨大的转轮刀剪,切割藤蔓,车上的传送带转而就把啤酒花送到了后车厢。虽然斯波坎的一些小农场依旧会以手工采摘啤酒花,而对于Elk Mountain这样的大型农场则只能用机器。因为啤酒花成熟后要在短短几天内完成收割,否则很容易枯萎。即便是机器,也要日以继夜地工作,才能完成收割。
收割好的啤酒花经过分拣、烘干和压缩等过程,就成了可以直接使用的酿酒原料了。它被运往美国各地,其中一个重要的城市就是精酿颇为知名的芝加哥,也恰好是我的旅程的下一站。想着一路可以伴着酒花香旅行,不禁有了一种特别的幸福感。
到达芝加哥时,恰逢周末的下午,午后的阳光明媚而不耀眼,一片金光洒在芝加哥河上。这条河是城中最有人气的地方之一,河上一艘艘游船驶过,传来导游们介绍这座城自豪的声音。岸边有人带着宠物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也有人悠闲地散步看风景,而最热闹的是河边的餐厅酒吧,客人们愉悦聊天和碰杯的声音都欢快地飘散在河流上。这是一座充满放松感的城市,放松感源自很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点,我想是因为啤酒。
不得不说,芝加哥是个对啤酒情有独钟的地方。整个芝加哥大大小小的精酿啤酒坊在也在城市生活中流行起来,很多啤酒坊都有着自己的酿酒室,客人们可以了解整个酿酒的过程。
印象中的啤酒坊是如酒吧一般喧闹嘈杂,而在芝加哥,酒坊的氛围早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些啤酒坊正像许多大城市很流行的咖啡店一样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平时在一般城市见到的,往往是人们点上一杯咖啡,一边饮一边看书或工作,而在芝加哥,人们是在啤酒坊点上一杯啤酒,一坐一下午,一边看书或工作。时光都浸润在啤酒中慢了下来。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啤酒界领袖,而风格相对传统,于是美国人的精酿则成了创造性的代表。想来,创造性也是精酿在美国近年来越发流行,满足人们各种口味的原因。各种各样的酒款,从名字到口味都很吸引人。譬如,Next Coast IPA有着阳光般的金色,酿造者说:“它不是东海岸的IPA,也不是西海岸的IPA,而是下一个海岸的IPA。”让人听起来颇感到些趣味。融入了Nugget、Denali、Citra、Mosaic,及Eureka五种啤酒花的这款IPA,苦味中带着多种元素相互冲突又协调的平衡感,就像那热带的天气,燥热却绚丽愉悦。又如Paper Umbrella,不禁让人想到中国江南水乡的油纸伞,名字就充满了诗意。它有着暗淡的黄色,看起来如琥珀般的液体,运用了Millenium、Southern Passion等四种啤酒花,像是用一把小纸伞收进了斑斓的天堂幻彩,将柔和的愉悦感锁在啤酒罐中,只等你去用舌尖开启一段回味。
如果说世界的披萨看意大利,那么美国的匹萨可能要看芝加哥了。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披萨之城,普通型号的披萨虽然也有,却不能满足披萨爱好者的欲望。来到Piece Brewery and Pizzeria,一进餐厅门就看到每个桌子上的巨大长方形架子,这是专门用于盛放巨型披萨的。亲友聚会,不点一个大一点披萨,如何能尽兴?连三岁的孩子都在座椅上雀跃着,插起一大块披萨入口。
虽然披萨看起来不过是将面饼与菜摆在一起,实际上却能呈现出很多不同口感的差别。芝加哥人偏爱薄而略脆的披萨。这种匹萨就更适合与饮品搭配,当然,芝加哥人总会偏爱搭配上精酿啤酒。酒入口的瞬间,满是酒花香气的液体将那薄饼浸软,而酒花和小麦香似乎有着天然的融合力,平凡的披萨味也会瞬间提升一个境界。
芝加哥人会告诉你,精酿与食物搭配既讲究一致性,也讲究冲突。就像Sofie的酒中有柑橘香,与蔬菜水果的匹萨很搭,运用到一致性原则。而对于追求变化口感的人更爱对比,312 Dry Hopped的酸度与劲爽将肉类匹萨的质感烘托出来,Brasserie Blanc则是对吃完匹萨之后,人们喜爱的布丁类甜品的最好搭配,啤酒的一丝丝甘苦将布丁的热量平衡到好处。而Goose IPA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款百搭的精酿,这款在美国最重要的精酿啤酒节——全美啤酒嘉年华(Great American Beer Festival)上六度荣获奖牌的啤酒,有着非常浓郁的酒花香。包括源自Elk Mountain农场的Cascade与Centennial在内的四种啤酒花形成丰富的层次感,与食物中不同食材的口味或冲击、或平衡,令人有深深的回味。
如果是自己做匹萨,芝加哥人还会强烈建议你加点啤酒。在揉面的时候,将水中融入30%的精酿啤酒,披萨也就更有了属于自己特制的风味。刚刚出炉的披萨,撕下来一片嚼在口中,味蕾会因为那一丝酒香而欢愉。
西方各国虽然都是有西餐,说法国菜、意大利菜等都能想到具体有哪些经典菜,而美国的风格和欧洲则相融而不同,很难说什么是美国菜。但如果谈起美国美食的风格,则是一点都不模糊,快意、随性、大份……这些关键词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美食能比美国更适合这样描述了。
请当地的朋友推荐最能体现本土特色的美食,朋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烤肉。芝加哥人爱烤肉,这一点与城市近百年历史不无关联,芝加哥在美国肉类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美国肉类的包装中心城市。城中West Loop区域的Randolph街,曾是芝加哥肉类货物的一个集散地,有着很多生肉铺。如今这片区域被改造成了一片汇聚着酒吧和餐厅的商圈,这里便有着芝加哥人很喜欢的烤肉店Smoked Meat。
夜晚,路上有些冷,Smoked Meat烤肉店里却是一派热闹欢乐。人们在一排排大长桌前,欢快地喝酒吃肉。芝加哥本土烤肉的种类很丰富,仅是猪肉,就有猪腩、猪肋排、猪肉片等等。美国猪肉牛肉的食材本身也很给力,肉质紧致而咀嚼感强,带给人深深的满足。
吃着烤肉,啤酒自然是最应景的烤肉搭档。烤肉餐厅也绝不乏精酿啤酒,不同种类的烤肉被精酿变化多样的辛、甘、酸、涩的风味冲击得有更多层次。芝加哥人会告诉你,精酿与食物搭配既讲究一致性,也讲究冲突。就像312 Dry Hopped的酸度与劲爽将肉类质感烘托出来,Brasserie Blanc对高热量的甜食是的最好搭配,啤酒的一丝丝甘苦将布丁的热量平衡到好处。而Goose IPA则在很多人眼中是一款百搭的精酿,这款在美国最重要的精酿啤酒节——全美啤酒嘉年华(Great American Beer Festival)上六度荣获奖牌的啤酒,有着非常浓郁的酒花香。包括源自Elk Mountain农场的Cascade与Centennial在内的四种啤酒花形成丰富的层次感,与食物中不同食材的口味或冲击、或平衡,令人有深深的回味。
除了大众餐饮,芝加哥的高档餐厅并不缺乏。当地7300多家餐厅里有20多家被收录到《米其林指南》。芝加哥知名餐厅Fat Rice的主厨Abe Conlon,被授予2018詹姆斯比尔德美食大奖“湖区最佳厨师”称号。米其林餐厅Spiaggia的行政主厨Joe Flamm是《顶级厨师》15季冠军。
当然,星级和奖项对于芝加哥人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档餐厅并不让人们觉得高高在上,而是能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人尽享城市生活的放松与艺术。不得不说,精酿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曾经芝加哥人也会觉得啤酒只适合大众餐饮,而最近几年,精酿已经在高档餐厅流行开来,它比葡萄酒的价格更平易近人,而酒款的品位却丝毫不输葡萄酒。在很多人眼中,它又是很好的社交工具。即使是普通人去了高档餐厅,见到熟悉的精酿,也会感到亲切,少了分精致餐饮的高冷。
Marisol是一间开在艺术馆中的高档海鲜餐厅,来自用餐的人都有着较高的艺术品位,而餐厅吧台上最醒目的位置摆的都是精酿。Cindy’s是玻璃房中的餐厅,酒款和美食的搭配让人甚是喜爱。在很多人眼中它有着全城最好的风景,室外的露台可以远望到整个千禧公园,碧蓝的密歇根湖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格外迷人。在这里用餐,最好的位置之一就是坐在吧台看侍酒师调酒,当然,用酒也少不了精酿。
如果说休闲放松、随性安然、都是芝加哥的美好品格,那么这种品格的塑造一定有一部分源自人们对精酿的热爱。那一路酒花香,那畅饮尽兴的性子,都带给这个城市积极热情又平和从容的情怀。